想要财运亨通,好运常伴吗?那就赶紧加入我的幸运阵营吧!点赞关注,一起迎接好运的到来!祝您财源广进,万事如意! ![]() 香城固的胜利本应是八路军386旅将士们欢庆的时刻,然而,一场激烈的冲突却在庆功宴上爆发。副旅长许世友与政委王新亭,竟在全旅将士面前扭打在一起,场面一度失控。这场战斗,毙敌250余人,缴获重炮三门,连蒋委员长都发来嘉奖电,为何这场胜利的喜悦,会演变成一场内部的“战场”? 胜利的余温未散许世友便主动找到朱老总,表达了离开386旅,奔赴山东战场的强烈愿望。朱老总一句带有玩笑意味的试探:“是跟陈赓处不来,连129师都不想待了?”却触及了许世友心中深埋的一系列复杂情结,远不止“人际关系”那么简单。 这位在红军时期就骁勇善战的将领,在八路军改编的大潮中,从军长降为副旅长,职务上的落差,是他内心首先难以逾越的一道坎。初到386旅,旅长陈赓出于尊重,称他为“许军长”。然而,这句话却被许世友视为对他新身份的不认可,他当即拍胸脯表明:“我现在是八路军386旅副旅长,不是过去的军长了!”一番话,既展现了他对革命新形势的清晰认知,也凸显了他对集体荣誉的珍视,令陈赓和在场众人对他刮目相看。 即便在香城固伏击战中,许世友指挥若定,打出了“开门红”的辉煌战果,庆功宴上的矛盾却并未因此平息。当政委王新亭称赞他是“首功之臣”时,许世友再次打断,不悦地反问:“我是臣子,谁是皇帝?”这看似冲动的言行背后,是他对政治思想工作与干部任用的复杂情绪。早年在延安的经历,让他对某些政工干部的泄密行为耿耿于怀;加之王新亭曾是他的下级,如今反过来成为上级,这一切都让他内心难以释怀。 陈赓深知两人之间的隔阂,曾试图在酒桌上化解。但宴席后半段,许世友与王新亭的争执升级,最终演变成了肢体冲突。这场冲突直接导致了王新亭被调往延安学习,而许世友也意识到,自己已不适合继续留在129师。 更何况385旅政委谢富治,又与他早期在延安的“不愉快”经历有关,他自然也不愿前往。一时之间,这位战功赫赫的猛将,竟陷入了无处可去的境地。 正是这份无处可去,促使他向朱老总提出了“换个地方,看看我能不能办事、能不能打仗”的请求。朱老总的试探,许世友矢口否认,他真正渴望的是一个能够让他尽情施展才能的战场。 恰逢此时山东敌后战场急需像许世友这样的将才。中央顺势批准了他的调动。 一到胶东许世友便如鱼得水,带领部队在敌后战场纵横捭阖,迅速打开局面,牢牢守住了胶东抗日根据地,成为名副其实的敌后猛将。 他之所以奔赴山东并非因为与陈赓不合,也不是仅仅因为职务的暂时落差,而是他内心深处对革命事业的忠诚,以及对自身价值实现的执着追求,最终让他找到了那片最适合他浴血奋战的土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