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真的,特朗普政府那套对华科技战的玩法,真是越来越没底线了。你以为“实体清单”就够狠了?不,人家还能给你玩出花来。九月底,美国商务部甩出一份新规,那叫一个绝,直接把“连坐”这套古老的戏码搬到了21世纪的科技舞台上。 规矩很简单,也很粗暴:只要是上了我黑名单的公司,你底下持股超过50%的子公司,对不起,一个待遇,通通打包封杀。 就算你侥幸,持股没到一半,也别高兴得太早。你的货物想运过来?行啊,审查力度给你拉满,让你体验一下什么叫鸡蛋里挑骨头。这封杀令,嘴上不说,但那股子熟悉的味道,明眼人一闻就知道又是冲着谁来的。理由嘛,还是那个听得人耳朵都起茧的调调:怕中国通过子公司“曲线救国”,拿到美国技术去搞军事现代化。他们还特爱给自己脸上贴金,管这叫“补上漏洞”,说得好像自己才是那个被占了便宜的受害者。 可这套说辞,现在谁还信啊。从贸易战到关税壁垒,再到今天这种近乎耍无赖的“连坐”,美国的算盘珠子都快崩到脸上了。他们可能真的没料到,这次等来的,不再是沉默和被动接招。 等来的是一套又快又狠的组合拳。 其实在中方看来,这早就不是忍不忍的问题了,是忍无可忍,那就无需再忍。就在美国那边还在为自己的“小聪明”洋洋得意的时候,这边其实早就开始布局了。九月十三号,商务部先动了,上来就宣布要对美国从2018年开始搞的那些歧视性半导体措施,来个彻彻底底的反调查。新账旧账,咱们得一起算算清楚。 这还只是前菜。仅仅两天后,市场监管总局的剑就出鞘了,直指行业巨头英伟达。理由?违反收购承诺。反垄断调查,正式启动。这一套法律和市场的铺垫做完,真正的杀招才在九月十七号悄然亮出。消息灵通的人都知道了,中国的监管机构已经直接跟国内各大科技公司打了招呼:英伟达的AI芯片,别买了,全面停止采购。 法律、市场、政策,三把利剑同时落下,这波反击,明摆着就是蓄谋已久。 这下,轮到美国财长有点措手不及了,只能出来抱怨几句“时机不合适”。时机?你们先动手挑衅的时候怎么不谈时机?对这种选择性失忆,中方连话都懒得多说,直接用行动告诉你:那个你打我左脸,我把右脸伸过去的时代,早就一去不复返了。 英伟达这次被当成靶子,说实话,一点都不冤。这些年,它在中国AI芯片市场那几乎就是垄断,钱赚得盆满钵满。可这钱赚着,事儿却办得越来越不地道。为了绕开美国的出口管制,英伟达是真“用心”,搞出了个所谓的“中国特供版”H20芯片。 听着是“量身定制”,实际呢?就是个“缺斤短两”的阉割版。计算能力给你砍掉三成,互联速度和带宽也大幅缩水,但价格,嘿,一分钱都不少你的。一块破芯片敢卖到1.5万美元,你要是想配齐一台服务器,得掏140万人民币。这性价比,低到让人怀疑人生。 价格和性能的坑也就算了,更要命的是安全问题。今年五月份,美国那边有议员异想天开,提议说要不咱们在出口到中国的芯片里,都预留个“远程控制”的后门吧? 这简直就是把刀柄直接递到别人手里,还问你怕不怕。这话一出,谁还敢用你的东西?七月份,中国网信办直接把英伟达叫去喝茶,话挑得很明白:你们那个H20芯片,有“远程控制风险”。这一下,信任的堤坝彻底崩塌。毕竟,没人愿意在自家的数据中心里安个随时可能被别人一键“关机”的定时炸弹。 市场的反应最真实。曾经高达95%的占有率,如今怎么样了?直接腰斩。 说到底,中方之所以敢这么硬气地对英伟达“动手”,底气从哪来?就写在自家的芯片上。当英伟达还在那捣鼓它那套“缩水特供”的把戏时,国产替代品已经不是悄然崛起了,是已经站在了舞台中央,并且正在从“能用”大步迈向“好用”的阶段。 就拿华为的昇腾芯片来说,不光是突破了7纳米的技术门槛,性能上已经能跟英伟达的H20掰掰手腕了。更重要的是,华为不是一个人在战斗,它围绕着昇腾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生态圈,里面有超过1500家合作伙伴。这才是真正的护城河。再看看寒武纪,芯片的推理能力也追到了H20的近九成。字节跳动、阿里云、腾讯云这些国内的互联网巨头,都是最精明的买家,他们用脚投票,把大把大把的订单,都转向了国产芯片。 当技术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壁垒,当自己的生态系统逐渐枝繁叶茂,你自然就有了在谈判桌上大声说“不”的底气。这次的封杀令,表面看是制裁一家公司,深层里,其实就是用市场和法律的组合拳,为国产科技的深度自主化,狠狠地踩了一脚油门。 美国这场处心积虑的技术封锁,本来是想一把卡住中国的脖子,结果呢?搞来搞去成了一把双刃剑,伤人的同时,也把自己割得鲜血淋漓。英伟达第四财季的净利润,环比暴跌53%,连他们自己的CEO黄仁勋都在五月的时候忍不住坦白:“我们的策略完全失败了。” 同样尴尬的还有AMD。它本来想趁着英伟达受挫,赶紧推销自己的MI309芯片来抢占中国市场,结果呢,被美国商务部自己人给紧急叫停了,理由是“性能太强了”。这种又想赚中国的钱,又怕中国变强的拧巴心态,让这些美国企业的处境变得无比滑稽。 这种损人不利己的政策,到头来,不仅没能拖慢中国前进的脚步,反而像个催化剂,迫使全球的产业链加速重构。欧盟早就看明白了,公开表示不会傻乎乎地跟着美国的对华科技政策走,德国和法国更是生怕自家的企业利益跟着遭殃。美国想用技术霸权来孤立中国,最终却很有可能发现,被孤立的,恰恰是它自己。 从最开始被动地应对贸易摩擦,到今天主动发起反垄断调查和采购禁令,变化的,绝不仅仅是策略,更是背后支撑这一切的实力和心态。特朗普政府那套“连坐”封杀令,本想一劳永逸地把中国科技锁死在笼子里,却没想到,意外触发了一场如此强有力的战略反制。 事实一次又一次地证明,外部的封锁和打压,从来都不是绊脚石,只会让自主创新的脚步走得更加坚定。美国如果还继续沉迷在那个技术霸权的旧梦里不愿醒来,那么它最终错失的,将是整个未来。而中国,正在用自己的节奏,一步一个脚印,稳稳地走向那个由自己参与书写规则的全球科技新秩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