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泽湖边,这一片水天连着的蓝,晨曦还没完全褪去,水面就已经响起了阵阵欢呼。大运河小铁人三项赛洪泽站,水里冒着泡,岸上人手一顶荧光黄帽子,有人在起跑架边摩拳擦掌,有的队伍教练举着战术板喊了一堆术语,孩子们三三两两围着检录标语站,叽叽喳喳的,听不清到底谁问了谁怕不怕。等鸣枪,一下水,浪花四溅。所有人的注意力都盯在湖面,750米的U15组,第一个掉头转回来只用8分钟,速度太快。U7组整齐划一,150米也游得很有模样,从未见过湖水有这样欢腾的时刻,洪泽湖去年因为“退圩还湖”,水清见底,比赛水域能直接看到脚下成群鱼儿穿梭。 泳道两侧,志愿者手握救生圈,有路人专程围观,只拍自己家孩子也不闹,偶尔路过大闸蟹捕捞现场,渔夫们凑近张望,甚至还举起手机与小孙子打招呼。江苏本地孩子幅员最广,四十五个百分比,山东安徽也来了不少。洪泽区“蟹农子弟队”穿着统一定制的印有螃蟹LOGO的队服,上午还在家帮父母捡蟹捞鱼,下午水里游起来就拼尽了全力。裁判组全副武装,计时芯片一字排开,大屏实时显示分组名次和途中用时。 到了自行车赛段,洪泽湖大堤上清风猎猎,堤坝新修,石墙贴着水面,一圈圈U15组绕着堤顶飙起速度。十公里下来,全程GPS追踪,车辆全是青少年专用铁三车,调节好车把高度,俯身冲刺,选手们骑行姿势像模像样。U7组最短2公里,比赛氛围同样浓厚,家长们在赛道边挥舞印有号码的加油服,孩子只管低头蹬车,前后有志愿者领骑和收尾确保安全。赛道边的非遗展示区有洪泽渔鼓小舞台,没倒数几名的弟弟妹妹路过还能挥挥手,观众乐得不行。 周桥大塘、信坝遗址这样的点上设了不少补给站,跑步是最后的撞线赛,U15的2.5公里,U7的800米,撕破喉咙呐喊的场面就在终点拱门下。有人冲线累得直接趴地上喘气,有人一脸兴奋拉着搭档拥抱,完赛发放纪念奖牌和赛事积分,心率数据上传后台,实时刷到指挥中心,看谁稳住了节奏。 生态卫士奖项颁奖仪式上,几个孩子主动弯下腰捡起片片垃圾,志愿者迅速记录,这成为全场掌声最热烈的一幕。洪泽湖经过生态养殖工程转型,水体循环利用百分之一百,现场工作人员向外地家长介绍“蒋坝酸汤鱼”制作技艺,非遗展区热闹了起来。比赛拉动民宿收入翻番,很多家青旅老板在社交平台晒预订数据,螺蛳餐馆中午挤满了比赛选手和家长,有队伍比赛前一晚还带着全队做赛前“干饭”仪式,谁也没想到螺蛳粉六个小时卖断货。 外地选手团队在YouTube上发了段Vlog,用镜头记录全天候的湖边十二时辰,从清晨热身、湖面日出、线下互动打卡到晚上星空下总结技术动作。后台数据显示直播总观看量超八百万,有网友留言说“看见中国铁三的未来,少年太强了”。 江苏省体育局领导来到现场观摩,现场与洪泽区中小学校长聊了一会儿。洪泽区把铁三这一套进了体育课,还开发了漕运少年课程,把千年大运河的故事和运动理念揉进日常。就连最小的U7组口音都带点本地韵味,介绍自己“当生态湖小铁人”,“比别的地方有趣”。 今年赛事首次采用青少年铁三专用套装,定制GPS安全浮球,每个人装备都实名登记,有队伍拼到最后掉了鞋,都没迟疑,抱着鞋继续跑。这批小铁人,成长早熟不少,交流起训练方法都说得头头是道,不少家长直言“比赛回来后连小孩的生活习惯都变规律”。 获胜的U15组男孩收到专业队试训邀约,现场有南京体育学院的教练和铁三协会后勤跟队。洪泽区未来三年准备投1.2亿元建训练基地,还要引入冬季两项,做全年滚动赛事。校企协作模式在这场赛事进一步明朗,文旅集团与体院师生共建实训基地,青少年与成年人协同成长。 赛事路线盘活全景,蒋坝螺蛳养殖基地、西顺河镇河工文化馆、人文节点和体育现场一体化运营。有本地运营公司设计了一套亲子专线,家长组骑跑两项,孩子组三项全能,赛后还办了一场“我是铁人”集体宣誓,氛围拉满。洪泽湖畔热闹非凡,观众席每隔一段就有旗帜飘扬,家长间合影相互点赞,成为朋友圈里的热门景点。 大运河小铁人三项已经成了区域体育的金字招牌,选手们站上终点领奖台,身后是千年古堰,前方是大运河巨大的文化影子。完赛数据分析,全场平均配速逐年提升,最顶尖选手裸眼能看见肌肉线条的那种稳扎稳打,技术动作从初学者到专业梯队过渡越来越流畅。 洪泽湖生态转型做成这场盛会背后的绿色底色,比赛期间点对点水质检测,参赛队“蟹农子弟队”带动本地青年的参与热情。体教融合时代下,青少年铁三运动员们挑战自我,家门口的世界,湖水里激荡的青春,古运河边的速度与毅力,所有参赛者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荣光,见证成长。 赛后一张张合照,眼里有汗,身后有光。这样的赛事,体育之外是融合背影,是地方转型的注脚。等到夜幕降临,这片湖还是熟悉的样子,只是涌动的少年气息,像一股从古堰缝隙里奔出来的水流,把大运河的活力进一步推向未来。每一场挑战自己、冲过终点线的瞬间,都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写进了大运河的今天和明天。 你怎么看?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,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,请及时告知,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