篮球迷们最近都在讨论一件事:2025年CBA选秀名单出炉了,但参选人数居然只有65人,比往年少了将近一半!这届选秀会变成大学生球员的舞台吗?两个广东小伙子的故事特别让人揪心,他们背着行囊从南粤大地闯出去,现在又要为职业梦想杀回来了。 名单里最亮眼的是两个广东籍后卫。穿23号球衣的卢骏在清华大学打了四年球,这个佛山男孩高三时单场砍过55分,可进了大学才发现天才遍地都是。直到去年他才熬出头,东北赛区决赛狂轰17分拿到MVP,带着清华轻松夺冠。不过183cm的身高在CBA可能要吃瘪,好在他三分球能保持35%的准头。另一个阳江小子胡景源更不容易,180cm的个子在湖北工业大学硬是打成了核心后卫,去年突然开窍把三分命中率从26%提到37%,还带队爆冷赢过东莞队。要是他被选中,可就是阳江历史上第一个CBA球员了! 今年选秀有个怪现象,广东本地的大学居然没人报名。球迷们盼星星盼月亮等来的曾煜成也没动静,倒是两个在外省读书的广东仔撑起了场面。现在压力全在广西威壮的庞峥麟身上了,他的加入让状元之争充满变数。想想真是魔幻,以前选秀动不动上百人报名,现在65个人里还要靠几个大学生撑门面。 卢骏的教练说过,这小子最大的优点是会用脑子打球。在清华坐冷板凳那两年,他把每个对手的战术都记在小本本上。胡景源就更野了,为了练三分每天加投500个,手抖得连筷子都拿不稳。这些故事比数据单有意思多了,你说职业球队会更看重他们的拼命劲儿,还是那些场均10分5助攻的数字? 看着名单里稀稀拉拉的65个名字,突然想起十年前选秀现场人挤人的盛况。是年轻人不爱打篮球了,还是职业联赛的门槛变高了?两个广东后卫就像两粒倔强的种子,硬要在水泥地里开出花来。你觉得他们能闯出一片天吗?要是你当球队经理,会选那个清华毕业的高材生,还是那个三分突然开挂的阳江小子?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