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节一到,许多出行的人还在热议酒店涨价的事。有家在景德镇的酒店,平时价格大约90块钱,国庆期间价格一下子飙升到一千多元,这事在网上引起了不少议论。 汉中留坝县位于秦岭深处,那有个叫“隐居乡里”的民宿小院,原本只是个山沟里的黄土房子,节日期间一晚要价两千块,网友说这价格“卖到了北京”,调侃得挺有趣的。 这样的涨幅,让许多打算出行的人都觉得挺惊讶的,面对这样的价格上涨,体验自然就差了点儿。 从另一个角度说,近几年酒店行业的经营挺不容易的,之前那些经常涨价的连锁酒店,现在在非假期时期,大部分都开始调低价格,想用低价吸引客人。 本打算趁着双节的消费旺季多挣点钱,可假期一结束,要是酒店不能保持稳定的客源,后面的经营估计就会越发困难。 毕竟出行的需求有季节性 بچ , 只靠短暂的旺季来撑,想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,恐怕挺难的。大家对住宿的追求,也早已不再只是在“有个地方住”这点上了。 随着人们在住房、出行、餐饮这些生活中重要环节的消费要求不断提高,酒店行业也迎来了一次新的调整和转变。 高端酒店靠着长时间积累的品牌知名度,在客户心里树立了“高档”的标签,而那些连锁酒店正处在转型的重要阶段,它们试图通过推出新产品、改善服务水平,向更高价值的市场方向迈进。 这个变化可不是偶然的,而是行业顺应消费者需求变动的必然结果。其实,星级酒店向中高端转型的趋势,早在2005年就开始显露出来了。 到了2022年,三星级和四星级酒店在整个酒店行业中占据了大头,一星和二星酒店,之前还市场上有点空间的,数量也一直在减少。 其实,这一转变反映出消费者对酒店品质的期望一再提升,大家都愿意为更舒适的居住环境和更贴心的服务多花点钱,光靠哪种价格低廉的酒店,渐渐就跟不上市场的节奏了。 到2025年,中国的酒店行业规模有望突破2万亿元,虽然这个数字看起来挺吓人,但行业的发展方向已经从以前那种“多开酒店抢市场”变成了“优化现有酒店的服务和品质”。 像连锁化的比例会继续增长啊,大概每10家酒店里就会有4家是连锁品牌;顾客也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标准住宿,更期待能享受到个性化的体验,比如健康养生、文化探索之类的服务,现在这些特色服务正逐渐成为吸引客人的新热点。 《2025中国酒店业发展报告》里提到,随着时间推进,经济型酒店的比例在逐渐减少,而中档和高档酒店的份额在不断增加,这其实反映出消费者需求带来的行业转变。说到酒店的价格策略,这里面有个案例挺有代表性的。 印度的创业者瑞提什打造的OYO平台,主要专注于经济型酒店,之前还曾试水中国市场。 原本打算用“低价”策略快速占领市场,旗下酒店的平均价格长期保持在一百元左右,甚至更低。不过,这样一来,加盟商挺难受的,他们失去了自主定价的权利,利润空间也被大大压缩,和OYO总部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。 要说最关键的地方,OYO采用的还是轻资产加盟方式,面对那些设备陈旧的加盟酒店,确实难以做到卫生和服务的一致标准,结果就是客户投诉不断。 到2019年,OYO在中国的收入是3.07亿美元,但亏损也高达1.97亿美元,结果只好缩减在中国的业务规模。 看来,酒店运营可不能单靠“低价取胜”,客户其实更关心住宿的体验感。光靠打价格战吸引客人,终究难以长久维持。现在酒店行业的盈利差异挺大的,没有统一的模式。 在四川南充,有一家豪华酒店,前前后后拍卖了10次都没成功,最终只用原价的24%成交。上海的宝格丽等几个高端品牌,也曾遇到过换手经营的情况。 原因其实挺明摆着,豪华酒店的运营成本太高了。不少高端酒店之前每间房能卖的收入都在减少,虽然今年部分品牌有所回暖,但整体的经营压力还是挺大的。 倒是下沉市场的经济型酒店表现得挺不错的。山西晋城有个酒店,只要200元左右一晚,就能享受到洗袜、防偷拍这些贴心的服务,迅速吸引了不少顾客的关注。 据尚客优这个连锁品牌发布的报告说,今年暑假期间,平均价格超过200元的门店比去年多了不少,山西、江苏、山东这些地方的门店都经常爆满。 这些酒店之所以能吸引住客,关键在于精准满足了下沉市场的需求,用实惠的价格提供实用的服务,不过中档酒店的境遇就有点尴尬了。 它们在二三线城市里挺普遍,本以为是市场的中坚力量,可是却遇到了“投入大赚得少”的难题。今年8月,不少中高端和中端酒店品牌的指数都出现了下滑,主要原因就是同质化竞争太激烈。 装修风格、服务内容差不多,客人找不到明显的理由去选择,想办法稳定赚到钱也不容易。不用多说,双节期间酒店涨价只是短暂的现象,行业真正的思考的,是长远发展的问题。 到2025年,中国高端酒店市场的规模大概会达到3450亿元,一线城市的高端酒店入住率会比二线城市更高一些。这也意味着,想做好高端酒店,就得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需求来调整策略,不能一刀切。 华住、锦江这些国内的领先品牌,靠着合并和加盟的方式不断扩大规模;而一些独立酒店,要么加入连锁品牌,借助品牌资源,要么靠提供特色化、个性化的服务,打出自己的独特风格。 看来,酒店行业早就不用靠拼价格了,现如今消费者在挑酒店时,更在意的是体验感、年轻化的氛围以及独特的差异化服务。 要是酒店还停留在只提供住宿的想法,或者靠假期涨价赚个够,也真算不上聪明。真正能在行业中站稳脚跟的,肯定是那些能精准抓住客户需求,不断完善服务和体验的品牌。 |